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楼主柳生于2011-07-03 23:02发表的 临屏诗歌三首 : 一 满纸诗书吟寂寞,半窗明月费思量。 平生枉却春风趣,醉里江头看绿杨 二 .......
引用第4楼柳生于2011-07-04 11:37发表的 回 2楼(苍梧听风) 的帖子 : “满纸诗书”硬些。其三结句来得突兀。 要是第一句当时用满室凄寒来叙述可能会和最后的结尾形成一个对比性的效果。满纸句可能是硬 了一点,而且范围狭小。这里我很赞同听风的意见。 第三句的转句,其实已经从书桌上对诗句的推敲而进入景色描写了,不过景色中也是暗示情绪的变化的。当时正白雪飞扬,登楼远望,只见皑皑白雪落满青松的枝头,用旌旗来入笔,就是为结句铺垫, 结合现实的情况,就用狂风白雪来衬托松的挺拔,来表示即将开始的不平静的行程了。 .......
引用第6楼月下笛于2011-07-04 17:20发表的 : 临屏能写成这样子,俺佩服
引用第8楼柳生于2011-07-06 21:10发表的 : 听风论断有理,写者和读者,其实立场和角度都是不同的,而且诗歌里有很多相对特定的词,对写者来说会是有特别含义的。但是读者要是不了解一些情况就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交流是必须的,良好的交流不论是在课堂还是论坛都是最重要的进步方式。 刚从西藏回来的时候,给一朋友带了一段时间古代汉语,有有几位学生还是酷爱诗词,总是写来给我看。这种情况,我会要求他们写一个详细的序来交代写作的背景和一些相关的经历,否则,我也是不能理解那些诗词的含义的,毕竟不同于其他文体,可以用相关篇幅来说明,诗词的序和注释其实也很重要。 一点小经验,和大家一起交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0 03:43 , Processed in 0.091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