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偶是兰丫

B03-偶是兰丫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小米。离离:行列貌。
2、稷:高粱。头两句是说黍稷离离成行,正在长苗的时候。“离离”和“苗”虽然分在两句实际是兼写黍稷。下二章仿此。
3、迈:行远。行迈:等于说“行行”。靡靡:脚步缓慢的样子。
4、中心:就是心中。摇摇:又作“愮愮”,是心忧不能自主的感觉。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两句说,了解我的人见我在这里徘徊,晓得我心里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还当我在寻找什么呢。
6、悠悠:犹“遥遥”。
7、此:指苍天。人:即“仁”(人、仁古字通),问苍天何仁,等于说“昊天不惠”。
8、第二、三章的头两句是说黍稷成穗结实。从抽苗到结实要经过六七个月。不过苗、穗、实等字的变换也可能是为了分章换韵,不必呆看作写时序的变迁。
9、噎(椰yē):气逆不能呼吸。



【题解及原文】
《毛诗序》说周人东迁后行役到故都,见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忧伤彷徨,“闵周室之颠覆”,因而作了这首诗。此说在旧说中最为通行,但从诗的本身体味,只见出这是一个流浪人诉忧之词,是否有关周室播迁的事却很难说。所以“闵周”之说只可供参考而不必拘泥。



【余冠英今译】
黍子齐齐整整,高粱一片新苗。步儿慢慢腾腾,心儿晃晃摇摇。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排成了队,高粱长出了穗。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好像酒醉。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整整齐齐,高粱长足了米。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像噎着气。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1、君子:妻对夫的称谓。于:往。役:指遣戍远地。
2、曷至哉:言何时归来。
3、埘(时shí):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
4、来:古读如“厘”。
5、不日不月:不可以日月计算。这是“不知其期”的另一种说法。
6、有:读为“又”。佸(活huó):会。“又佸”就是再会。
7、桀(杰jié):“榤”的省借,鸡栖息的横木。
8、括:与“佸”字变义同。牛羊下来而群聚一处叫做“下括”。
9、苟:且。且无饥渴是希望他无饥渴而又不敢确信。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丈夫久役,妻子在家怀念之情。每当家禽和牛羊归来的黄昏时候便是她想念最切的时候。



【余冠英今译】
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哪天哪月回家乡?鸡儿上窠,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几时团来几时圆?鸡儿上窠,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1、凄凄:寒凉之意。
2、喈(接jiē):古读如“唧”。“喈喈”犹“唧唧”,鸡鸣声。
3、君子:女子对她的爱人之称,已见《君子于役》篇。
4、云:发语词。已见《卷耳》篇。胡:何。夷:平。云胡不夷:就是说还有什么不平呢?言心境由忧思起伏一变而为平静。
5、潇潇:《广韵》引作“潚潚(音修xiū)”,急骤。
6、胶:古读如“鸠”。胶胶:《广韵?五肴》引作“嘐嘐(交jiāo)”,鸡鸣声。
7、瘳(抽chōu):病愈。言原先抑郁苦闷,像患病似的,现在却霍然而愈。
8、如晦:言昏暗如夜。已:止。



【题解及原文】
这诗所写的是: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时候,一个女子正想念她的“君子”,如饥似渴,像久病望愈似的。就在这时候,她所盼望的人来到了。这怎能不高兴呢?



【余冠英今译】
风吹雨打冷清清,喔喔鸡儿不住声。盼得亲人来到了,心头潮水立时平。
急风吹雨雨潇潇,听得鸡儿咯咯嚎。盼得亲人来到了,心头百病一齐消。
一天风雨黑阴阴,为甚鸡儿叫不停。盼得亲人来到了,喜在眉头笑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
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
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
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1、交交:读为“咬咬”,鸟声。黄鸟:见《周南?葛覃》篇注。
2、穆公:春秋时秦国之君,名任好。卒于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六二一),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从:谓从死,就是殉葬。
3、子车奄息:子车是氏,奄息是名。一说字奄名息。
4、夫:男子之称。特:匹。这句是说奄息的才能可以为百男的匹敌。
5、穴:指墓圹。
6、惴惴:恐惧貌。慄:“栗” 的异体字,恐惧战栗。以上二句是说奄息身临墓穴时的恐怖。
7、歼(尖jiān):灭尽。良人:善人。诗人以子车氏三子为本国的良士,所以称为“我良人”。这里合三子而言,所以说“歼”。
8、人:言每人。百其身:谓百倍其身。以上二句是说:如允许旁人代死以赎取三子的生命,对于每一人都值得以百人之身来代替。“百夫之特”和“人百其身”两“百”字相应。
9、仲行:一作“中行”,人名,或上字下名。
10、防:当,比。百夫之防:犹“百夫之特”。
11、鍼(钳qián)虎:人名,或上字下名。(鍼:又音针,是“针”的异体字。)
12、御:犹“防”。



【题解及原文】
《左传·文公六年》云:“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可见这是一首挽歌。三章分挽三良。每章末四句是诗人的哀呼,见出秦人对于三良的惋惜,也见出秦人对于暴君的憎恨。



【余冠英今译】
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说起这位仲行,一个抵得五十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息在牡荆树。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鍼虎。说起这位鍼虎,一人当百不含糊。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豆科植物,野生,可食。又名大巢菜,冬发芽,春长大。一说叫“野豌豆”。
2、作:生出。止:语尾助词。
3、莫:通“暮”,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4、靡:无。靡室靡家:言终年在外,和妻子远离,有家等于无家。
5、玁狁(险允xiǎn yǔn):一作“猃狁”,种族名。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玁狁居住的地方在周之北方。以上两句是说远离家室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6、遑:遐。启居:启是小跪;居是安坐。古人坐和跪都是两膝著席。坐时臀部和脚跟接触,跪时将腰伸直。这句是说奔走不停,没有闲暇坐下来休息。
7、柔:是说未老而肥嫩。
8、烈烈:本是火势猛盛的样子,用来形容忧心,等于说忧心如焚。
9、戍:驻守。这句是说驻防未有定处。
10、聘:问讯。这句是说没有归聘的使者代我问室家安否。
11、刚:是说将老而粗硬。
12、阳:十月为“阳”,现代对农历十月还称为“小阳春”。
13、启处:犹“启居”。
14、疚:古读如记,病痛。孔疚:等于说很痛苦。
15、来:古读如厘,慰勉。不来:是说无人慰问。
16、尔:《说文》引作“薾”,音同,花繁盛貌。
17、常:常棣的简称。以上两句是以开得很繁盛的常棣起兴,引到壮盛军容的描写。
18、路:就是“辂”,音同。车的高大为辂。斯:语助词,犹“维”。这句和“彼尔维何”句法相同。
19、戎车:兵车。
20、牡:指驾车的雄马。业业:高大貌。
21、捷:抄行小路为“捷”。三捷:言多次行军,就是不敢定居的意思。
22、骙骙(葵kuí):强壮貌。
23、君子所依:君子指将帅,“依”犹“乘”。
24、小人所腓(肥féi):小人指兵士。腓:隐蔽。步卒借戎车遮蔽矢石。
25、翼翼:闲习貌。
26、弭(米mǐ):弓两端受弦的地方叫做“弭”。象弭:就是用象牙制成的弭。服:是“菔”的假借字。菔是盛箭的器具。鱼菔,就是用沙鱼皮制成的“菔”。
27、戒:古读如“亟”。日戒:每日警备。
28、棘:急。
29、依依:杨柳柔弱随风不定之貌。
30、霏霏:雪飞貌。以上四句言春去冬还。



【题解及原文】
这是戍边兵士的诗。第一、二、三三章是说远别家室,历久不归,饥渴劳苦。第四、五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不敢定居之劳。末章写归途雨雪饥渴的苦楚和痛定思痛的心情。



【余冠英今译】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谁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玁狁;谁害我腚不着凳,还不是为了玁狁。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闷。心忧闷好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个家信。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
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是常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啊已经驾起,高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
驾起了公马四匹,四匹马多么神奇,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天天警戒?那玁狁实在猖狂。
想起我离家时光,杨柳啊轻轻飘荡。如今我走向家乡,大雪花纷纷扬扬。慢腾腾一路走来,饥和渴煎肚熬肠。我的心多么凄惨,谁知道我的忧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
【题解及原文】贵族宴会的歌。奏乐饮酒,娱乐宾客,赞扬客人德行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1、什(石shí):十。
2、呦呦(幽yōu):《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3、苹:《郑笺》:“苹,藾(赖lài)萧。”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4、瑟:一种弦乐器,像琴,二十五弦。
5、簧:《毛传》:“簧,笙也,吹笙而鼓矣。”
6、筐:《毛传》:“筐,篚(翡fěi)属,所以行币帛也。”(篚:圆形的竹筐)
7、将:进献。
8、周行(杭háng):正道。姚际恒《诗经通论》:“周行,大路也。……犹云指我途路耳。”
9、德音孔昭:《诗缉》:“嘉宾教益于我,皆有德之言,甚昭明矣。”
10、视:《郑笺》:“视,古示字也。”
11、恌(挑tiāo):轻佻。奸巧。
12、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
13、敖:《毛传》:“敖,游也。”
14、燕:通“宴”。敖:遨游。
15、芩(勤qín):茜类植物。《释文》引《说文》:“芩,蒿也。”
16、湛(耽dān):过度逸乐。

【白话翻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共逍遥。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野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来相招。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兴更高。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客欢饮乐陶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5: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5篇里还是第一个比较熟悉,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可是我听到的有2种说法,不知那种正确,如果有机会倒是很想听听老师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3: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0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作业第一题

第三节 邶风


柏舟
汎彼柏舟,汎亦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汎(泛fàn):同“泛”,漂流貌。柏舟:柏木刳成的舟。刳(哭kū):剖开,挖空。
2、亦:语助词。这两句是说柏舟泛泛而流,不知所止。作者用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3、耿耿:不安貌。
4、如:犹“而”。隐:幽深。《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引作“殷”,盛大。“隐忧”是深藏隐曲之忧。“殷忧”是大忧,都可以通。
5、微:非,不是。
6、以:于此。敖:通“遨”。五、六两句言并非我无酒消忧,也不是不得遨游,而是饮酒和遨游都解不了这忧愁。
7、匪:非。鉴:明镜。
8、茹(如rú):含,容纳。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
9、据:依靠。
10、薄言:见《芣苢》篇。愬(素sù):告诉。
11、以上四句言石头是任人转动的,席子是任人卷曲的,我的心却不是这样。也就是说不能随俗,不能屈志。
12、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
13、选:读为“巽(逊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
14、悄悄:苦愁状。
15、愠(运yùn):怒。群小:众小人。
16、觏(够gòu):通“遘”,遭遇。《楚辞?哀时命》王逸注引作“遘”。闵(敏mǐ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
17、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
18、辟:《玉篇》引作“擗”,就是拊(府fǔ)心。摽(biào):捶击。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
19、居、诸:语助词。
20、迭:更迭,就是轮番。微:言隐微无光。《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指日月蚀,这里“微”字的意义相似。以上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
21、澣(换huàn):洗。如匪澣衣:像不加洗濯的衣服。以上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澣之衣污垢长在。

【题解及原文】
这诗的作者被“群小”所制,不能奋飞,又不甘退让,怀着满腔幽愤,无可告语,因而用这委婉的歌辞来申诉。关于作者的身份和性别,旧说颇为纷歧,大致有君子在朝失意,寡妇守志不嫁和妇人不得志于夫等说。从诗中用语,像“如匪澣衣”这样的比喻看来,口吻似较适合于女子。从“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两句也见出作者悲怨之由属于家庭纠纷的可能性比较大,属于政治失意的可能性比较小。

【余冠英今译】
柏木船儿顺水流,飘飘荡荡不能休。两眼睁睁睡不着,千斤烦恼在心头。不是要喝没有酒,也不是没处可遨游。
我心不比青铜镜,是好是歹都留影。我有亲弟和亲兄,谁知兄弟难凭信。我向他呕胆倒苦水,他对我瞪起牛眼睛。
我心难把石头比,哪能随人来转移。我心难把席子比,哪能要卷就卷起。人有尊严事有体,哪能脖子让人骑。
烦恼沉沉压在心,小人当我眼中钉。遭逢苦难说不尽,忍受欺凌数不清。我手按胸膛细细想,猛然惊醒乱捶心。
问过月亮问太阳,为何有光像无光?心上烦恼洗不净,好像一堆脏衣裳。我手按胸膛细细想,怎得高飞展翅膀。

【白话翻译】
划着小小柏木舟,飘来荡去到中流。惴惴不安难入睡,如有忧愁在心头。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可恨太阳与月亮,为何亏缺无光芒?心中忧虑难舒畅,犹如没洗脏衣裳。静静细思从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1、里:在里面的衣服,似即指下章“黄裳”之“裳”,而不是夹衣的里层。衣在裳外,衣短裳长。从上下说,衣在上,裳在下;从内外说,衣在表,裳在里。
2、曷:同“何”,何时。已:止。
3、亡:通“忘”。这两句和《小雅?沔水》篇“心之忧矣,不可弭(米mǐ)忘”意同。
4、治:理。
5、古人:故人,指故妻。(《古诗?上山采蘼芜》篇“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殊”,也是称故妻为故人。)
6、俾(比bǐ):使。訧(怡yí):过失。这句是说故妻能匡正我,使我无过失。
7、絺(痴chī):细的葛布。绤(戏xì):粗的葛布。丝和絺绤都是做衣裳的材料,所以联想。
8、凄:凉意。这两句是说絺绤之衣使人穿着感到凉快。
9、这一句等于说实在中我的心意。

【题解及原文】
这是男子睹物怀人,思念故妻的诗。“绿衣黄裳”是“故人”亲手所制,衣裳还穿在身上,做衣裳的人已经见不着(生离或死别)了。

【余冠英今译】
绿色的外衣啊,黄黄的里衣。心里的忧伤啊,哪有个了期!
绿色的外衣啊,黄黄的裙裳。心里的忧伤啊,怎能够遗忘!
绿色的丝啊,你亲手理过。想念啊我的故人,纠正我多少差错。
葛布啊有粗有细,穿上身凉风凄凄。想念啊我的故人,真正是合我心意。

【白话翻译】
绿色外衣穿在身,黄色下衣里面藏。触物思人情难却,何时才能不心伤!
绿色外衣穿在身,黄色下衣里面藏。心中忧愁割不断,怎么能够把你忘!
绿色丝绸穿在身,件件都是你所赠。思念我公不相忘,愿你从此无过失!
粗衣细衣穿身上,风儿吹过感凄凉。我思夫君情意在,称心如意好君郎!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注释】
1、燕燕:鸟名,燕子,或单称燕。
2、差池(cī chí):参差不齐。羽:指翅。诗人所见不止一燕,飞时有先后,或不同方向,其翅不相平行。
3、之子:指被送的女子。
4、野:古读如“宇(yǔ)”。
5、颉(谐xié):上飞。颃(航háng):下飞。
6、将:送。
7、下上其音:言鸟声或上或下。
8、南(古音您nín):指南郊。一说“南” 和“林”声近字通。林指野外。劳:忧伤。
9、仲氏:弟。诗中于归原型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所以称之为仲氏。任:可以信托的意思。一说任是姓,此女嫁往任姓之国。只:语助词。
10、塞:实。渊:深。塞渊:诚实厚道。
11、终:既。
12、勗(续xù):勉励。寡人:国君自称之词。以上二句是说仲氏劝我时时以先君为念。

【题解及原文】
这篇是卫君送别女弟远嫁的诗。前三章是送别时的情景。末章写女弟的美德和别时共相勉励的话。

【余冠英今译】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有前有后。我的妹子远嫁,送到郊外分手。望望踪影不见,泪下如雨难收。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忽降忽升。我的妹子远嫁,遥遥送她一程。望望踪影不见,呆立泪流满面。
燕子飞来飞去,鸣声忽下忽上。我的妹子远嫁,送她送到南乡。望望踪影不见,真正使我心伤。
妹子能担重任,思虑切实深沉。慈爱而又温顺,为人善良谨慎。“常常想着父亲”,这是她对我的叮咛。

【白话翻译】
轻盈燕子双双飞,一前一后紧相随。我的妹子要出嫁,迢遥相送难转回。抬首遥望不能见,涕泣如雨涟涟泪。
轻盈燕子双双飞,上下翻转影蹁跹。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天边路万千。抬首遥望不能见,伫立良久泪涟涟。
轻盈燕子双双飞,忽上忽下叫声悲。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南山地幽晦。抬首遥望不能见,凄凄怆怆心忧悴。
我的妹子本姓任,心境仁厚且真诚。温柔贤惠世人羡,淑娴谨慎善修身。先父之德常记取,她用此语勉寡人。




------分隔线----------------------------
日月

【题解及原文】一位妇女怨恨丈夫遗弃自己。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抱我不述。

【注释】
1、居、诸:语气词,犹“乎”。
2、乃:竟然。
3、逝:何。古处:故处。
4、宁:从来。不我顾:不顾我。在《诗经》中这种句法很多。
5、冒:覆盖。
6、德音无良:有好话却无好心。
7、俾:使。
8、抱:同“报”。述:遵循常情。

【白话翻译】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普照大地上。竟然还有这种人,不念旧情变心肠。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我来想?
太阳月亮挂九霄,大地普遍得照耀。竟然还有这种人,不跟继续和我好?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音讯捎?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出来自东方。竟然还有这种人,言语甜蜜心不良。心里怎么能安定,叫我忧念怎能忘?
天边太阳和月亮,出自东方照大地。叫声爹爹叫声娘,丈夫爱我不到底。心里怎么能安定?对我蛮横不讲理。

终风

【题解及原文】一位妇女怨叹自己受丈夫玩弄而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
1、终:既。
2、顾:看见。
3、霾(埋mái):阴霾。
4、曀(意yì):阴而有风。
5、虺虺(灰huī):始发之雷声。

【白话翻译】
风既狂来雨又暴,看见我来嘻嘻笑。调戏放荡瞎胡闹,心里悲伤多烦恼。
大风既起尘土扬,又是心顺来我旁。如今不来又不往,思绪绵绵怎能忘?
风既刮来云又起,太阳刚露乌云蔽。躺在床上睡不着,想他定会打喷嚏。
满脸乌云日色暗,虺虺雷声震天边。躺在床上睡不着,愿他悔悟把我念。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1、镗(汤tāng):鼓声。
2、踊跃:操练武术时的动作。兵:武器。
3、“土”、“国”同义。城漕:在漕邑筑城。漕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4、南行:指出兵往陈、宋。这两国在卫国之南。三四句表示宁愿参加国内城漕的劳役,不愿从军南征。
5、孙子仲:当时卫国领兵南征的统帅。“孙”是氏,“子仲”是字。孙氏是卫国的世卿。
6、陈国国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宋国国都在睢(虽suī)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平陈与宋”是说平定这两国的纠纷。
7、不我以归:“以”和“与”通。“不我以归”就是说不许我参与回国的队伍。卫军一部分回国一部分留戍。
8、有忡(充chōng):犹“忡忡”。心不宁貌。
9、爰(原yuán):疑问代名词,就是在何处。这句是说不晓得哪儿是我们的住处。
10、丧:丢失。这句是说不知道将要在哪儿打败仗,把马匹丧失了。
11、于以:犹“于何”。以下两句是说将来在哪儿找寻呢?无非在山林之下吧。这是忧虑战死,埋骨荒野。
12、“死生契阔”:言生和死都结合在一起。契:合。阔:疏。“契阔”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义。
13、成说:犹“成言”,就是说定了。所说就是“死生契阔”、“与子偕老”。子:作者指他的妻。下同。
14、于嗟:叹词。阔:言两地距离阔远。
15、活:读为“佸(活huó)”,相会。
16、洵(旬xún):《释文》谓《韩诗》作“夐(xiòng)”,久远。末章四句是说这回分离得长远了,使我不能和爱人相会,实现“偕老”的誓言。

【题解及原文】
这是卫国远戍陈宋的兵士嗟怨想家的诗。据《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出兵救陈。十三年,晋国不满意卫国援陈,出师讨卫。卫国屈服。本诗可能和这段史事有关。揣想当时留守在陈宋的军士可能因晋国的干涉和卫国的屈服,处境非常狼狈,所以诗里有“爰丧其马”这类的话。第三章和末章都是悲观绝望的口气,和普通征人念乡的诗不尽同。

【余冠英今译】
擂大鼓咚咚地响,练蹦跳又练刀枪。家乡里正筑漕城,偏教我远征南方。
孙子仲把我们率领,平定了陈宋的纠纷。回老家偏我没份,可教我心痛难忍。
哪儿是安身之地?在哪儿丢失了马匹?丢马匹哪儿找寻?南方的一片荒林。
“生和死都在一块”,我和你誓言不改。让咱俩手儿相搀,活到老永不分开。
如今是地角天涯!想回家怎得回家!如今是长离永别!说什么都成空话!

【白话翻译】
擂起战鼓响咚咚,战士踊跃舞刀枪。别人修路筑漕城,我独远行去南方。
跟着统帅孙子仲,联合友邦陈与宋。不能让我同回家,满怀忧愁难自控。
哪儿停下哪儿住?哪儿丢失那些马?哪儿能够找到它?在那深深丛林下。
誓同生死志如金,你我约言记在心。紧紧握住你的手,白头偕老永不分。
啊哟道路太遥远,不让相聚在一堂。啊哟离别太久长,约言难守我心伤。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1、凯:乐。南风和暖,使草木欣欣向荣,所以又叫做“凯风”。
2、酸枣树叫做“棘”。棘心:是未长成的棘。作者以“凯风”喻母,以“棘心”自喻。
3、夭夭:旺盛貌。
4、劬(渠qú):劳苦。
5、棘薪:已经长成可以做柴薪的棘。长成而只能做柴薪,比喻自己不善。
6、圣:古通“听”。“听善”是听从善言的意思。
7、令:善。以上二句言阿母是能听从善言的,但我们这七个儿子之中却没有一个善人(不能以善言帮助阿母)。
8、寒泉:似喻忧患。
9、浚:卫国地名,在楚丘之东。似即作者母子居住的地方。下:古音如“户”。
10、睍(献xiàn)睆(缓huǎn):黄鸟鸣声,又作“间关”。黄鸟:今名黄雀,是鸣声可爱的小鸟。
11、载:则。“载好其音”即“其音则好”。这两句是以鸟有好音反比人无善言。

【题解及原文】
这是儿子怜母的诗。本事不传。《孟子?告子下》:“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大约母氏因小过不得志于其夫,陷于痛苦的境地,儿子悔恨不能劝谏,使阿母免于过失,又自责坐视阿母处境痛苦,不能安慰。

【余冠英今译】
和风吹来从南方,吹着小枣慢慢长。棵棵枣树长得旺,累坏了娘啊苦坏了娘。
和风打从南方来,风吹枣树成薪柴。娘待儿子般般好,我们儿子不成材。
哪儿泉水透骨寒?寒泉就在浚城边。我娘有了七个儿,娘的日子总辛酸。
叽叽呱呱黄雀鸣,黄雀还有好声音。我娘有了七个儿,有谁安慰娘的心。

【白话翻译】
和风从南到,吹那嫩棘条。枝条随风曲,母亲多操劳。
和风从南到,吹那棘枝条。母亲敏且善,无奈儿不孝。
寒泉何处有?就在浚城处。儿子有七人,母亲却劳苦。
婉转黄鹂音,歌声真动人。儿子有七人,无人慰母心。



雄雉

【题解及原文】妻子思念远出的丈夫。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注释】
1、泄泄(意yì yì):徐徐飞翔的样子。
2、诒(移yí):遗留。伊:此。阻:艰难,忧患。
3、展:诚实。
4、云:语助词。
5、百尔:所有。
6、忮(至zhì):忌恨。
7、臧(脏zāng):善。

【白话翻译】
美丽雄雉比翼飞,舒展双翅上蓝天。我在思念心上人,自留忧患在心间。
美丽雄雉比翼飞,鸣声起伏在林间。诚实善良心上人,使我无时不思念。
日子一天又一天,思君不断情缠绵。路途遥遥千万里,何日归来重相见?
诸位君子听分明,你们岂不知德行?我夫不忌又不贪,为何没有好命运?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注释】
1、匏(刨páo):葫芦。涉水的人佩带葫芦以防沉溺。苦:同“枯”。叶枯则匏干可用。
2、济:水名。深涉:步行过河叫做“涉”,涉水渡口也叫做“涉”。渡处本来是较浅的地段,现在水涨,也有水深的渡处了。
3、厉:连衣下水渡河。一说厉是带在腰间。
4、揭(器qì):揽起衣裳。一说揭是挑在肩头。
5、有瀰(米mǐ):犹“瀰瀰”,水大时茫茫一片的景象。有:发语词。
6、有鷕(窈yáo):犹“鷕鷕”,雉鸣声。
7、濡:湿。轨(古读如九):车轴的两端。这句是说济水虽满也不过半个车轮子那么高。那时人常乘车渡水,所以用车轴做标准来记水位。
8、牡:雄。
9、雝雝(庸yōng):群雁鸣声。
10、旭日:初出的太阳。旦:明。
11、归妻:即娶妻。
12、迨:见《摽有梅》。泮(叛pàn):同“胖”,合。以上两句是说男人如来迎娶,要赶在河冰未合以前。古人以春秋两季为嫁娶正时,这时正是秋季。
13、招招:摇摆,一说号召之貌。舟子:船夫。
14、卬(昂áng):我。女性第一人称代名词。否(古读如痞pǐ):不。
15、须:等待。末章说舟子摇船送大家渡河,人家都过去了,我独自留着,我本是来等朋友的啊。

【题解及原文】
这诗所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红彤彤的太阳才升上地平线,照在济水上。一个女子正在岸边徘徊,她惦记着住在河那边的未婚夫,心想:他如果没忘了结婚的事,该趁着河里还不曾结冰,赶快过来迎娶才是。再迟怕来不及了。现在这济水虽然涨高,也不过半车轮子深浅,那迎亲的车子该不难渡过吧?这时耳边传来野鸡和雁鹅叫唤的声音,更触动她的心事。

【余冠英今译】
葫芦带叶叶儿黄,济水深处也能蹚。水深连着衣裳过,水浅提起长衣裳。
白水茫茫济河满。野鸡吆吆将谁唤。水满不过半轮高。野鸡婆把鸡公叫。
雁鹅声声唤雁鹅,太阳一出红济河。哥如有心来娶妹,莫等冰封早过河。
船夫摇摇把船摆,旁人过河我等待。旁人过河我等待,等个人儿过河来。

【白话翻译】
枯叶葫芦绑腰上,不怕济河大水涨。水深连衣趟过去,水浅过河提衣裳。
大水茫茫济水涨,山鸡声声叫得响。河水虽涨不湿轴,雉啼原是唤配偶。
大雁声声叫得欢,朝阳初升在东方。恋人若想娶我走,河水未冻好时光。
船上艄公手相招,别人渡河我偏留。别人渡河我偏留,我要等着男朋友。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1、习习(飒sà):犹“飒飒”,风声。谷风:来自谿(西xī)谷的风,即大风。
2、以阴以雨:等于说为阴为雨。风雨比喻男子暴怒。
3、黾(敏mǐn)勉:努力、尽力。
4、有:犹“又”。三、四句是说我已经尽力做到和你同心,你不该又发怒。“怒”字和篇末“有洸有溃”相应。
5、葑(封fēng):蔓菁。菲(非fēi):芦菔。
6、以:用。下体:指根茎,喻人内在本质。葑和菲的根叶都可以吃。采食葑菲,不能不根叶并用,比喻丈夫对妻不应该只重颜色,不重德行。
7、德音:是《诗经》里常见的熟套语,在这里兼指道义和恩意。莫违:言前后不要相反。
8、及尔同死:等于说“与子偕老”。就是到死都不分离。
9、迟迟:慢慢地。这个妇人终于被逐,出门时走得慢腾腾地。
10、中心:即心中。违:相背。她不甘心走也舍不得走,脚步向东而心向西,所以是“有违”,所以会“迟迟”。
11、伊:语助词,犹“维”。迩(ěr):近。
12、薄:发语词。畿(基jī):就是“机”,门限。上两句是弃妇希望丈夫相送的话,言不要你送远,你就送我到门边吧。
13、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两句是说,荼(徒tú)菜的味道,虽然很苦,在我看来已经甜得像荠菜似的了。就是“人人都道黄连苦,我比黄连苦十分”的意思。
14、宴:乐。新婚:指丈夫娶新人。下句“如兄如弟”形容丈夫新婚之乐,对照自己被弃之苦。
15、泾、渭:都是水名,源出甘肃,在陕西高陵县合流。这一句是说泾水和渭水相形之下才显得浊。弃妇以泾水自比,渭水比新人,清比美,浊比丑。
16、湜湜(实shí):水清见底貌。沚(止zhǐ):应从《说文》、《玉篇》等书所引作“止”。这句是说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得也不是真浊。比喻自己的容貌若不和新人比也不见得丑。
17、不屑:犹“不肯”。以:与。“宴尔新婚,不我屑以”两句是说你现在因为乐新婚之故才不屑和我同居。
18、梁:是石堰,拦阻水流而留缺口以便捕鱼。逝:往。
19、笱(苟gǒu):竹器,承对梁的缺口,用来捉顺水游出的鱼。发:打开。“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两句是要求丈夫不许新人动旧人的东西。
20、躬:身。阅:容。
21、遑恤我后:言何必顾及后人呢。遑:何。《礼记》、《左传》引“遑”作“皇”。“皇”通“况”。以“况”释此句亦可通。以上四句有见于《小雅?小弁》篇,或是引用当时的谚语。大约这位弃妇本来要为亲生子女保存一些东西,转念一想自身既不能见容,还顾得了子女么。恤:爱惜。
22、方:见《汉广》。舟之:用舟渡过。
23、亡:读为“无”。“何有何亡”言不论有无。
24、就:遇见。(第四章)前四句是下二句的比喻,言家事无论难易都努力操持。
25、匍匐(蒲伏púfú):伏在地上,手足并进。在这里用来形容急遽和努力。以上二句是说凡邻居有灾祸都急急救助。
26、能:应依《说文》所引移在句首。慉(蓄xù):同“蓄”,爱好。“能不我慉”等于说乃不我好。雠(仇chóu):同“仇”。
27、既:尽。阻:犹“拒”。
28、贾(古gǔ):卖。用:货物。以上二句言我的善意尽被拒而不纳,好像商贩卖货而不能销售。《易林》引诗用作“庸”,就是“傭”。“贾傭不售”就是说如人要卖身为傭而不能自售。亦通。
29、育:长养,指经营生计。鞫(菊jú):穷。这句连下句就是说从前经营生计,惟恐陷入无以为生的穷境,以至于和你同遭生活困乏之苦。
30、颠覆:谓困穷。
31、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言生育已经顺利,有了财业之后,你就看待我像毒虫似的了。
32、旨:甘美。蓄:收藏过冬的菜,如干菜、腌菜之类。一说蓄是菜名。
33、第六章前四句说你在燕尔新婚的时候就将我抛弃了,是把我当做在穷乏时期权且备用的东西,好像“旨蓄”在冬天备用一样罢了。
34、有洸(光guāng):相当于“洸洸”,有溃(愧kuì):相当于“溃溃”,是水激怒溃决之貌,用来形容暴戾刚狠的样子。
35、既诒我肄:既:尽。诒:给。肄(异yì):劳苦之事。这句是说尽把劳苦的事使我担负。
36、来:语辞,犹“是”。塈(戏xì,又读季jì):取,同“娶”,借指“爱”。伊余来塈:即维我是爱。末两句是以旧情动之,言你就不想想当年吗,你是那样爱过我的呀。

【题解及原文】
这是弃妇的诗,诉说故夫的无情和自己的痴情。第一章对丈夫委婉地说理,希望免于弃逐。第二章既已被弃,迟迟不肯离去。对照丈夫新婚之乐,感受无限的痛苦。第三章想到新人把自己挤走,鹊巢鸠占,种种不甘心。提出“毋逝”“毋发”的警告,但自知无用。第四章诉述一向持家的黾勉。第五章是今昔对比。诉述过去共处患难,现在有了安乐的生活,丈夫就“以我为雠”,“比予于毒”了。第六章还是今昔对比。诉述丈夫的凶暴,不再念及旧情。

【余冠英今译】
大风唰啦啦来得凶暴,乌云才上来大雨就到。我全心全意依顺着你,你好没来由平空着恼。好比采萝菔跟那蔓菁,难道要叶儿就不要根?往日的恩情休要抛弃,和你过到老用不离分。
我移动脚步慢慢腾腾,脚步儿才移心又不忍。只消几步儿并不算远,送我到门边你肯不肯?谁说那苦菜味儿太苦,比起我的苦就是甜荠。瞧你们新婚如胶似漆,那亲哥亲妹也不能比。
比起渭水来泾水见浑,泾水定下来浏浏的清。只因你新婚如胶似漆,才撇我一旁不肯挨近。我的拦鱼坝别让人来,我的鱼曲笼不许人开。今儿我自己安不了身,身后的事儿何必关怀?
好一比过河河水深深,我用船用筏把河来渡;好一比过河河水浅浅,我空手白脚游了过去。家里有也罢没有也罢,我尽心尽力备办齐全。左邻和右舍有了灾难,我奔走扶助从不迟延。
你不喜不爱也还罢了,反当我仇人可真不该。千万种殷勤你不理睬,好比有货物没处售卖。从前过日子天天怕穷,艰难的日子和你相共。日子到如今过得好了,你把我当做一只毒虫。
我有那干菜和那腌菜,防青黄不接用来过冬。瞧瞧你新婚如鱼得水,穷乏的时候拿我填空。你粗声恶气对我叫嚷,全家的重活教我担当。从前的种种你都忘了,你我还不是好过一场!

【白话翻译】
谷风习习阵阵吹,阴雨无常变了天。尽力与君一条心,宜将恼怒抛一边。蔓菁箩卜都要采,难道真情你不见?不离不弃是美德,与君同死心相连。
行人路上步履缓,心中有怨难消散。非是迢遥万里程,却只送到大门坎。谁说苦菜味最苦,也曾甘甜如荠菜。你们新婚燕尔时,亲亲密密似兄弟。
泾水搅得渭水浊,河湾见底水清清。只因新婚迷着你,不再与我来相亲。别到我的鱼梁上,别用我的竹鱼筐。可怜此处难容身,自此我能去何方!
过河遇见水深处,乘舟撑船来过渡。过河遇见水浅时,下水游泳到彼岸。家中何有何已无,勤勉操持多兼顾。邻人或会有急难,尽心尽力去帮助。
不再细心爱悦我,反而视我为仇敌。种种美德无人睬,有如货物无处卖。昔日新婚常畏惧,任你颠鸾又倒凤。如今生儿又育女,却将我来比毒痈。
我留美菜一坛坛,季节变换好过冬。新娶之人迷着你,夺我积蓄挡贫穷。对我又打又是骂,繁重家务一重重。不念往昔吉庆日,也曾痴爱将我娶。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1、式:发语词。微:读为昧(妹mèi)。式微:言将暮。
2、“微君”的“微”相当于“非”。故:事。
3、中露:就是露中。倒文使协韵。

【题解及原文】
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他到天黑时还不得回家,为主子干活,在野露里、泥水里受罪。

【余冠英今译】
天要晚啦,天要黑啦,为啥不回家?要不是官家事儿多,咱哪会露水珠儿夜夜驮!
天要晚啦,天要黑啦,为啥不回家?要不为主子养贵体,咱哪会浑身带水又拖泥!

【白话翻译】
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为君王事,哪会露中吃尽苦!
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为君王事,哪会泥中服劳务!


旄丘

【题解及原文】流亡到卫的黎国人盼望卫国贵族发兵救济,结果一无所得。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注释】
1、旄(茂mào)丘:前高后低的土丘。
2、诞:藤。
3、叔、伯:对情人的昵称。
4、处:居住。
5、与:交好。
6、蒙戎:蓬松貌。
7、匪:通“彼”。
8、琐、尾:年少、美貌。
9、流离:琉璃美玉名。之子:此人。
10、褎(又yòu):服饰华丽繁盛。充耳:古代贵族帽子两旁悬挂之玉,下垂至耳,用以塞耳避听。此处意为充耳不闻。

【白话翻译】
葛藤长在高丘上,枝节为啥这么长?叫声叔叔和伯伯,为啥多日不相帮?
为啥安心在家住?定有盟国在一处。为啥拖延这么久?其中一定有缘故。
狐皮袍子毛蓬松,他们车子不向东。叫声叔叔和伯伯,心情不和我们同。
细小卑微真可怜,四处漂流人离散。叫声叔叔和伯伯,塞住耳朵听不见!



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1、简:通“僴(现xiàn)”,武勇之貌。僴
2、方:正。将:率领。万舞:一种大规模的舞,包含文舞和武舞两个部分。文舞用雉羽和一种叫龠的乐器,是模拟翟雉的春情的。武舞用干戚,就是盾和板斧,是模拟战术的。
3、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头。这是舞师(众舞人的领导者)的位置。
4、硕:大。俣俣(遇yù):大貌,和开头的“僴僴”都是对那硕人,也就是舞师的形容。
5、公庭:公堂前的庭院。
6、辔:马缰绳。组:编织中的一排丝线。万舞以模拟战术的武舞开场,舞仪中或有模拟战车御法的动作。一车有四马,一马两缰,四马共有八条缰,除两条系在车子上外,御者手中有六条。“如组”就是形容这六条缰的整齐。
7、龠(月yuè):古时吹奏乐器,似笛。用于跳舞的龠比笛长而有六孔或七孔。
8、秉:拿着。翟(迪dí):古读如濯(拙zhuó),指翟羽。一种长尾雉鸡的羽。以上两句写文舞。
9、赫:红而有光。渥:浸湿。赭(者zhě):红土。这句描写那舞师的脸红得像染了色似的。
10、公:指卫君。锡:赐。爵:酒杯。锡爵:舞停后用酒赏赐。
11、榛:木名,就是榛栗。
12、隰(习xí):低湿的地方。苓:草名,即卷耳。《诗经》里凡称“山有□,隰有□”而以大树小草对举的往往是隐语,以木喻男,以草喻女,这里两句似乎也是这种隐语。
13、云:发语词。之:语中助词,与“是”同。谁之思:言所思者为谁。
14、西方:远方,即西周王室。“美人”指上文称为“硕人”的那位舞师。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卫国公庭的一场万舞。着重在赞美那高大雄壮的舞师。这些赞美似出于一位热爱那舞师的女性。第一章写舞师出场。第二章武舞。第三章文舞。第四章写对于舞师的怀思。

【余冠英今译】
雄赳赳,气昂昂,瞧他万舞要开场。太阳堂堂当头照,瞧他领队站前行。
高高个儿好身材,公堂前面舞起来。扮成力士凶如虎,一把缰绳密密排。
左手拿着管儿吹,野鸡毛在右手挥。舞罢脸儿红似染,公爷教赏酒满杯。
高高榛栗傍山崖,低田苍耳是谁栽。千番万遍将谁想?漂亮人儿西方来。那人儿可真帅呀嗨!打从西方来呀嗨!

【白话翻译】
此人相貌真威武,他正率领干戚舞。太阳高高挂中天,他还舞在队伍前。
身材高高且魁梧,庙堂之上正献舞。力大无穷赛猛虎,挥动辔绳好工夫。
左手握着六孔笛,右手拿着山鸡羽。脸色红润如赤赭,公候发话赐他酒。
高山之上有榛树,湿地茯苓茁壮生。心底窃窃思念谁?只为西方美男子。美男子啊美男子,你是一个远方人。



泉水

【题解及原文】出嫁的卫国女子思念故国父母而不能回去,十分苦闷。清河楷、魏源以为此诗和《竹竿》、《载驰》都是许穆夫人自伤不能救卫之作。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1、毖(闭bì):泉水流貌。
2、娈(峦luán):美好。姬:未嫁之女。
3、泲(几jǐ):水名。泲水,即济水,发源河北赞皇县西南,东流经高邑县南,至宁晋县南,注入泜(至zhì)水。
4、祢(mí旧读nǐ):水名。
5、有行:出嫁。
6、诸姑:一些未嫁姐妹。
7、舝(侠xiá):车轴两头的金属键。
8、遄(船chuán):迅疾。臻(真zhēn):至。
9、瑕:同“遐”,远。
10、写(泄xiè):通“泻”,宣泄。

【白话翻译】
泉水汩汩向前流,流于滔滔淇水中。心怀故乡是卫国,没有一刻不思归。众家姊妹皆美貌,细诉心曲来共谋。
我想泲地可住宿,祢水之滨饮美酒。可叹出嫁已数年,远离父母和诸兄。问候我的亲姐妹,转问表姐众亲友。
回国再经干地宿,言地饯客饮美酒。把我车轴涂满油,重坐嫁车往回走。车马迅疾赴卫都,路途不远何不可?
我思肥泉在故国,为此长叹不能休。思念须城与漕邑,别绪悠悠情意稠。驾驶马车快出城,借此排除心中忧。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人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人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1、殷殷:忧貌。
2、终窭且贫:犹言“既窭且贫”。窭(巨jù):本义是房屋迫窄简陋,不合礼数的意思,引申起来便和“贫”同义。
3、艰:古读如“根”。
4、已焉哉:等于说“罢了!”
5、王事:和周天子有关的事。適:读为谪(哲zhé),督责。
6、政事:诸侯国内的事。一:犹“皆”。埤(俾pí)益:增益,加于。埤益我:加给我。
7、室人:指家中亲属。交:犹“俱”。徧:同“遍”。讁(哲zhé):同“谪”,谴责。
8、敦:逼迫。
9、埤遗:犹埤益。
10、摧:逼迫。


【题解及原文】
这诗作者的身份似是在职的小官,位卑多劳,生活贫困。因为公司交迫,忧苦无告,所以怨天尤人。

【余冠英今译】
走出北门愁在心,心头烦恼重千斤。养家活口顾不上,我的苦楚告谁听。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王爷的差事逼得凶,公爷的差事压得重。回到家里来,谁都对我不放松。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王爷的差事火烧眉,公爷的差事压断背。回到家里来,人人骂我窝囊废。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白话翻译】
迈步走出北门边,忧思重重苦难言。生活寒伧又穷酸,谁人知道我艰难。算了吧!老天有意这样做,叫我又能怎么办?
王家差事推给我,政事全部加给我。从外回家脚未落,家人都来责备我。算了吧!
老天有意这样做,叫我还能怎么说?
王家差事催迫我,政事全部留给我。从外回家脚未落,家人都来讽刺我。算了吧!
老天有意这样做,叫我还能怎么说?



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注释】
1、雨(芋yù):动词,“雨雪”就是“落雪”。雱(滂pāng):雪盛貌。第一、第二两章的开端两句以风雪的寒威比虐政的猛烈。
2、惠:爱。这两句是说凡与我友好的人都离开这里一齐走罢。下二章“同归”、“同车”都是偕行的意思。
3、其虚其邪:等于说还能够犹豫吗?“邪(徐xú)”是“徐”的同音假借。“虚徐”或训“舒徐”,或训“狐疑”,在这里都可以通。
4、既亟只且:等于说已经很急了啊。“既”训“已”。“亟”同“急”。只、且(疽jū):语尾助词。
5、喈:湝(皆jiē)的借字,寒。
6、霏:犹“霏霏”,雪密貌。
7、匪:读为“彼”(《诗经》此例甚多)。“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就是说没有比那个狐更赤,比那个乌更黑的了。狐毛以赤为特色,乌羽以黑为特色。狐、乌比执政者。

【题解及原文】
这是“刺虐”的诗。卫国行威虐之政,诗人号召他的朋友们相携而去。

【余冠英今译】
透骨寒北风阵阵,扑天地大雪纷纷。让我和亲爱的朋友,手拉手他乡投奔。还能再磨蹭吗?情况急得很啦!
寒流逼北风猖狂,满眼里白雪茫茫。让我和亲爱的朋友,手拉手投奔他乡。还能再磨蹭吗?情况急得很啦!
红不过那只骚狐,黑不过那只老乌。让我和亲爱的朋友,手拉手上车赶路。还能再磨蹭吗?情况急得很啦!

【白话翻译】
北风吹来阵阵凉,大雪纷纷满天扬。朋友相爱和我好,携手一道奔他乡。岂能从容再迟缓?形势危急祸将降!
北风呼呼透骨寒,纷纷扬扬雪满天。朋友相爱和我好,携手一道回家园。岂能从容再迟缓?形势危急有灾难!
没有狐狸色不红,乌鸦都是黑颜色。朋友相爱和我好,携着手儿同上车。岂能从容再迟缓?形势危急留不得!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静:安详。姝(殊shū):美好貌。
2、俟(似sì):等待。城隅:城上的角楼。
3、爱:通“薆”,《方言》引作“薆”,隐蔽。薆而:犹“薆然”。那女子躲在暗角落里,使她的爱人一下子找不着她,所以他觉得薆然不见。
4、搔首踟蹰:用手挠头,同时犹豫不进,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现。
5、娈:与“姝”同义。
6、贻:赠送。彤(同tóng):红色。彤管: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许就是管笛的管。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郭璞《游仙诗》:“陵冈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物。
7、炜(伟wěi):鲜明貌。
8、说怿(阅异yuè yì):心喜。女:通“汝”。这里指彤管。
9、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归(愧kuì):通“馈”,赠贻。荑(题tí):初生的茅。彼女从野外采来作为赠品,和彤管同是结恩情的表记。
10、洵(旬xún):诚然,确实。洵美且异:确实是好看而且出奇。
11、“匪女”两句是说并非这柔荑本身有何好处,因为是美人所赠,所以才觉得它美丽。“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内。

【题解及原文】
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大意是: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应约在城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急得“搔首踟蹰”。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是出奇的美丽。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余冠英今译】
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还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白话翻译】
姑娘文静又漂亮,等待我在城楼上。心里爱他看不见,手抓头皮心发慌。
姑娘文静真美丽,送我红色管一支。红色管子多鲜明,我爱红管更爱你。
野外归来送白茅,实在漂亮又奇妙。不是白茅多奇妙,美人赠送价值高。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注释】
1、新台:卫宣公所筑台。据《毛诗序》,宣公为他的儿子伋(及jí)聘齐女为妻,听说她貌美,就想自己娶为夫人,并在黄河边筑台迎接她。有泚(此cǐ):犹“泚泚”,鲜明貌。
2、瀰瀰(米mǐ):水盛满貌。
3、燕婉:或作“宴婉”,安乐美好貌。蘧篨(渠除qú chú):即“居诸”,也就是虾蟆,用来比作卫宣公。鲜(古音犀xī):美。这两句说本来希望美满的新婚生活,不了嫁得这虾蟆似的丑物。这是代齐女设想,下二章仿此。
4、洒(铣xiǎn):鲜貌。
5、浼浼(勉miǎn):盛貌。
6、殄(舔tiǎn):美丽。
7、鸿:“苦蠪(龙lóng)”的合音,“苦蠪”即虾蟆。(说见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离:通“罹”,到临。这两句说设网本为捕鱼,却网来一只虾蟆。
8、戚施:即虾蟆。

【题解及原文】
这首诗是卫国人民对于卫宣公的讽刺。卫宣公娶了他儿子的新娘,人民憎恨这件丑事,将他比作癞蛤蟆。

【余冠英今译】
河上新台照眼明,河水溜溜满又平。只道嫁个称心汉,缩脖子虾蟆真恶心。
新台高高黄河边,黄河平平水接天。只道嫁个称心汉,癞皮疙瘩讨人嫌。
下网拿鱼落了空,拿了个虾蟆在网中。只道嫁个称心汉,嫁着个缩脖子丑老公。

【白话翻译】
新台富丽又鲜明,河水上涨与岸平。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鸡胸丑妖精。
新台高峻又宽敞,河水平静无波浪。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鸡胸丑模样。
为打鱼儿把网张,偏偏野雁来碰上。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蛤蟆真心伤。


二子乘舟
【题解及原文】担心乘舟远行者的安全。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注释】
1、汎汎(泛fàn):漂浮貌。景:通“影”。
2、愿:思念。
3、养养:忧虑不安貌。
4、瑕:通“遐”,远行。害(何hé):何不。

【白话翻译】
两个孩子乘小船,漂向远方看不见。常把孩子来母念,愁绪绵绵心不安。
两个孩子乘小船,漂向远方看不见。常把孩子来母念,不会怎么有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0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鄘风

柏舟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汎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注释】
1、中河:即河中。
2、髧(胆dàn):发下垂貌。髦(毛máo):古代未冠之前披着头发,长齐眉毛,分向两边梳着,叫做“髦”。
3、维:犹“为”。仪(古读如俄):匹配。以上四句说那在河中泛舟,垂着两髦的青年才是我要嫁的人啊。
4、之:到。矢:誓。靡它:犹言“无二志”。也、只:语助词。
5、母也天只:唤母同时呼天,是痛心的表示。天:古音tīn。
6、谅:谅解,亮察。
7、特:匹配。
8、慝(特tè):是“忒”的借字。靡慝:就是无所改变。

【题解及原文】
一个少女自己找好了结婚对象,誓死不改变主意。恨阿母不亮察她的心。

【余冠英今译】
柏木船儿漂荡,在那河中央。那人儿海发分两旁,他才是我的对象。我到死不改心肠。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柏木船儿漂荡,在那河边上。他的海发分两旁,我和他天生一双。我到死不变主张。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白话翻译】
小小柏木船,浮在河中间。双髦齐眉垂,为我好伴侣,至死心不变。娘亲与老天,不知我心愿!
小小柏木船,浮在河之畔。双髦齐眉垂,为我好伴侣,至死心不变。娘亲与老天,不知我心愿!



墙有茨

【题解及原文】讽刺卫国统治者荒淫无耻。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释】
1、茨(瓷cí):蒺藜。
2、中冓(够gòu):宫中淫乱之事。
3、襄:除掉。
4、读:说。

【白话翻译】
墙上长蒺藜,无法扫干净。宫中淫乱事,不能道分明。若要道分明,污秽不可听。
墙上长蒺藜,无法除干净。宫中淫乱事,无法细细讲。若要细细讲,说来话可长。
墙上长蒺藜,无法来约束。宫中淫乱事,不能乱开口。若要说出去,言语使人羞。
  



君子偕老

【题解及原文】委婉地讽刺卫宣姜品德不好。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释】
1、副:覆,又称步摇,一种头饰。笄(基jī):簪。珈(加jiā):饰玉。
2、委委佗佗(驮tuó):形容走路姿态之美。
3、象服:古代贵妇所穿礼服,绘有图形彩饰。宜:合身。
4、玼(此cǐ):花纹绚丽。下文“瑳(搓cuō)” 意同。
5、翟(迪dí):山鸡。
6、鬒(盏zhǎn):密而长的黑发。
7、髢(迪dí):假发。
8、瑱(掭tiàn):耳坠。
9、揥(替tì):剔发针。
10、扬:额角。晳:白嫩光泽。
11、展、绉絺(痴chī)、绁袢(谢半xiè bàn):分指上衣,中衣,内衣。
12、展:即“亶(胆dǎn)”,诚然,真正的。

【白话翻译】
你是君子身边人,满头珠光宝气生。雍容自得好举止,如山如河不可侵,华服鲜艳正合身。可叹没有好品德,只靠华贵怎能行?
锦衣彩纹艳如花,绣上山鸡似云霞。黑发如盖已风流,不屑假发戴上头。双耳坠子尽珠玉,象牙劈为别发针,前额白皙确动人。怎似神女从天降?莫非天仙下凡尘?
艳丽服装美如花,一层外衣值百千。细葛绉纱内里穿,添上夏日白内衫。双眸清秀眉飞扬,额角方广容颜靓。世间此女真难寻,倾国倾城美娇娘。



桑中

【题解及原文】一位男子和情人幽会和送别。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释】
1、爰(原yuán):何,何地。唐:菟丝子,药草。
2、沬(妹mèi):古地名。春秋时卫国的一邑。在今河南淇县南。
3、美孟姜、美孟弋(异yì)、美孟庸:乃指同一美女。此行文以避重复。

【白话翻译】
菟丝子啊哪里采?长在沬乡城邑边。心中想谁又爱谁?有个女子容貌美。桑林深处她等我,邀我同到城楼旁,淇水之滨送我还。
麦穗子啊哪里采?长在沬乡城邑北。心中想谁又爱谁?有个女子容貌美。桑林深处她等我,邀我同到城楼旁,淇水之滨送我还。
蔓菁菜啊哪里采?长在沬乡城邑东。心中想谁又爱谁?有个女子容貌美。桑林深处她等我,邀我同到城楼旁,淇水之滨送我还。



鹑之奔奔

【题解及原文】卫宣公霸占儿媳为妻,宣姜又与公子顽通奸,人民以为禽兽不如。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注释】
1、据考此诗为讽刺卫国宣姜与公子顽偷情而作。
2、鹑(纯chún):鹌鹑。
3、奔奔、彊彊(江jiāng):言鸟儿居则成双、飞则相随状。
4、无良:品行不良。
5、君:小君,此处指国君夫人。

【白话翻译】
鹌鹑家居常匹配,喜鹊双飞紧相随。人君不端无德行,何必称他为兄台?
喜鹊家居常匹配,鹌鹑双飞紧相随。女人不贞无德行,何必视她为知音?





定之方中

【题解及原文】赞扬卫文公建设楚丘,中兴卫国。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注释】
1、定:营室星。古时建城观星象,此星谓定星。
2、揆(葵kuí):测度。
3、虚:同“墟”。
4、允:诚然。臧:好。
5、星(晴qíng):晴。
6、说(税shuì):止,到。
7、匪:通“彼”。
8、騋(来lái):高七尺以上的马。牝(聘pìn):母马。

【白话翻译】
营星已在天正中,正是吉时建楚宫。测量方位凭日影,风水宝地属楚室。先种榛树和栗树,再种梓漆和梧桐,琴瑟需用好树种。
登上漕邑旧城墟,遥遥相望楚城处。先看楚城河堂邑,大山高丘观仔细。下山喜观桑林密,卦辞说得真吉利,正是虎踞龙盘地。
及时春雨细飘零,管车官吏传命令。天气晴了把车驾,文公要到桑田里。忠心耿耿是仁君,为民深谋更远虑,且养马儿三千匹。



蝃蝀

【题解及原文】讽刺女子自找对象,不遵父母之命。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注释】
1、蝃蝀(第东dìdōng):虹。
2、隮(计jì):云。
3、崇朝:终朝,一上午。也指整天。
4、如:去,到。
5、信:贞洁信条。

【白话翻译】
彩虹一道在东边,无人敢指和轻言。年轻女子要出走,父母兄弟相去远。
彩虹一道在西边,大雨下了好半天。年轻女子要出走,父母兄弟此后见。
匆匆找我情郎去,只想结成好姻缘。女大当嫁无信条,父母做主不情愿。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注释】
1、相鼠:老鼠中的一个种类,一说,相就是看。仪:礼仪。
2、止:读为“耻”。
3、俟(似sì):等待。
4、遄(传chuán):速。

【题解及原文】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阶级人物的痛骂,说他连耗子也不如。春秋时代卫国宫廷荒淫无耻的事很多,诗中嘲骂的对象可能不只是个别的。

【余冠英今译】
耗子还有皮包身,做人反而不自尊!做人反而不自尊,问你不死还做甚?
瞧那耗子还有齿,做人反而不知耻!做人反而不知耻,还等什么不快死?
瞧那耗子还有体,做人反而不知礼!做人反而不知礼,何不早咽这口气?

【白话翻译】
老鼠尚有皮,人却没威仪。人若无威仪,为何不去死?
老鼠尚有牙,人品反底下。人品若底下,不死还等啥?
老鼠尚有体,人却不讲礼。人若不讲礼,不死有何益?





干旄

【题解及原文】赞美卫文公招贤纳士,复兴卫国。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注释】
1、孑孑(杰jié):高扬貌。旄(毛máo):古代在旗杆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
2、纰(皮pí):镶饰旗帜的边缘。
3、姝(舒shū):容貌美丽。
4、畀(必bì):给予。
5、旟(余yú):古代一种军旗。
6、旌(京jīng):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彩色羽毛做装饰的旗子
7、祝:编织。
8、告:请,求。

【白话翻译】
高高飘荡牦牛旗,仪仗来到浚城郊。雪白丝绳镶旗边,骏马四匹向前奔。美丽动人好姑娘,你要什么送给你?
高高飘荡鸟隼旗,仪仗来到浚城头。雪白丝绳镶旗边,骏马五匹向前奔。美丽动人好姑娘,你要什么赠予你?
高高飘荡羽毛旗,仪仗来到浚城里。雪白丝绳镶旗边,骏马六匹向前奔。美丽动人好姑娘,你要什么聘娶你?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注释】
1、载:犹“乃”,发语词。
2、唁(彦yàn):凡有丧事向生者吊问叫做“唁”,吊人失国也叫做“唁”。卫侯:指卫文公。
3、悠悠:长貌,形容道路之远。
4、漕(古读如愁):见《击鼓》篇。卫国故都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覆灭后宋桓公将卫国的遗民安顿在这里。不远:不离。
5、大夫:指来到卫国劝说许穆夫人回国的许国诸臣。这句连下句就是说诸大夫远道来此,我不免增加了忧愁。
6、既:尽。嘉:善。既不我嘉:就是全部不以我的主张为然。许穆夫人的主张是要联合大国(特别是齐国)助卫抗狄。
7、旋反:言回转许国。以上两句是说你们即使都不同意我的主张,我也不能回去。
8、视:比。臧:善。这句连下句就是说比起你们的不高明的意见,我所考虑的难道不深远么?
9、济:止。
10、閟(必bì):同“毖(必bì)”,谨慎。
11、阿丘:四边高中央低的山叫做丘,有一边偏高就叫做“阿丘”。这里可能是卫国的丘名。
12、蝱(蒙méng):“莔(蒙méng)”的借字,今名贝母,药用植物,属百合科。
13、善怀:就是多愁易感。
14、行:道路。各有行:就是各有各的道理。
15、尤:埋怨或责备。
16、众穉且狂:众指“许人”。穉(至zhì):同“稚”,训“骄”。作者指斥那些轻视女子的意见而自以为是的许国人都是骄横而且狂妄的。
17、芃芃(蓬péng):草木茂盛貌。
18、控:赴告。
19、因:亲。极(读为亟jí):就是急。对别人的灾难迫切地关心和及时地援助就叫做急人所难。这句是说谁和我卫国相亲谁就会急我卫国之难。
20、无:同“毋”。无我有尤(尤,古读如怡):就是说别以为我有什么可责备的。
21、之:往。末两句是说你们上百的主意都不如我自己的决定。

【题解及原文】
卫国被狄人破灭后,由于宋国的帮助,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并且立了新君卫戴公。不久,戴公死,文公立。戴公的妹妹许穆公夫人从许国要到漕邑吊唁,并且为卫国计划向大国求援。许国人不支持她的这些行动,一直在抱怨她、反对她、阻拦她。她在这首诗里表示了她的愤懑(闷mèn)。

【余冠英今译】
轮儿快转马儿不停蹄,赶回祖国慰问我的兄弟。车儿奔过漫漫的长途,来到漕邑祖国的土地。大夫们赶来不辞辛苦,我的心里不免犹疑。
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你们也不能把我扭转。比起你们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难道不长远?
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你们也不能阻我前进。比起你们不高明的主张,我的考虑难道不谨慎?
爬上阿丘高高的山坡,山坡上采些儿贝母。妇人家纵然多愁善感,谁都有她自己的道路。许国人对我埋怨不休,这些人真是骄横狂徒。
我走在祖国的郊原,绿稠稠好一片麦田。我要把国难向大邦控诉,谁和我相亲谁赶来救援。
诸位大夫高贵的官长,不要尽埋怨说我荒唐!你们就是有千百个主意,不如我自己决定的方向。

【白话翻译】
我欲驱马走,回国吊卫侯。策马路迢迢,才到漕城头。大夫跋涉来,命返心悠悠。
你们怠慢我,使我难回国。你们很不善,让我思不断。你们怠慢我,阻我回济水。你们很不好,让我思难了。
登上一高丘,贝母在山头。女子爱思乡,理由各正当。许国人怨我,他们实轻狂。
我行田野上,麦苗肥且壮。我想求大国,何人能相帮?许国众大人,不要把我怨。思国千百遍,归国难如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9 03:28 , Processed in 0.1032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