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媚娘絮语系列??精华整理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5 09: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拣了一块馅饼
邻居又给我打电话了。接到邻居的电话,我心一紧:是不是我家新装的高档防盗门引起另一伙儿梁上君子的好奇,用什么利器在我门上练工夫了?马上闪过一个念头:不要紧。卖门的老板说了,该门防盗期一年,在这个时间内门被撬可以赔新门一扇。于是,我立刻平静下来,问邻居有什么事。原来是让我到居委会领取车棚的拆迁补偿金。
我家再次被偷儿撬门的事,社区居委会很快就知道了。可能是110通过派出所驻社区的警员告诉居委会的。(不是我说的哦,糗事,有什么好说的,不说又憋不住,到我博客里说,全世界都知道了道。)社区最近正在我们这里搞住户调查,为了社区建设和小区安全,拆除楼下住户的柴火间和车棚,我在调查表里表示同意拆除。
不说车棚的事我还忘了,这一说起,我又有话题了。
那年搬到这里来住的时候,城市的地皮费很贵了,新建的居民楼不但没有配套柴火间,连放自行车的位置也没有。那时儿子还小,我每天用自行车送他上幼儿园。我没力气把车子扛上楼啊,于是就把车子寄放在别的居民楼的公共车棚里。没几天,车就被偷了。不敢买新车,于是将兄弟姐妹的旧车借来用。东放西存,一次次被偷,连我妹家那部破得不能再破、不值20元的武夷车放在楼下也被偷了去。后来儿子他爹和楼上的另外两户邻居合计,违章搭盖了一个车棚,一家一间,放车和堆放杂物。
有了车棚,敢买新车了。儿子有新车坐了,高兴啊!可是没多久,新车又没了。怎么没的?车棚的门锁被敲了,锁自行车的铁链给绞了,车没了。丢了5部自行车后,儿子长大了,可以自己去上学了,我再也不买车了。那车棚也空在那儿了。
一日,楼上一邻居见我车棚荒着,和我商量借用说放摩托车。我说你用吧,车丢了别找我。于是他把车棚整理了,门锁用电焊加固,用一把大锁加一条粗铁链把守着车棚大门。开始,我见过棚里有摩托车。后来不知怎么的,车棚又荒了。
随着时间流逝,我的车棚的铁门布满铁锈,有一扇门还掉了铰链斜搭在那里。那两家也买了新房搬走了,他们的车棚也空着。白天,楼下菜市场的菜农经常把箩筐放在空车棚里,晚上,那车棚成了公共厕所,不知那些缺德的人把屎尿给拉到车棚里,臭气熏天。
现在居委会要搞文明社区,将我们这一片的居民楼封闭起来,让物业驻入参与管理,由市政府出资补贴给拆迁户。我的车棚属于违章搭盖,我怎么敢向政府要钱,要政府买单啊?看见楼下贴着领钱的通知,我没敢问。这不,人家记得我呢,叫我去领补贴。多少?500元!      
哈哈。。。一间违章搭盖的破车棚值500元,天大的好事。
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我就拣了一块。
我不能老是倒霉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丢了一车西瓜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降。这话一点不假。我正为着拣了一块馅饼乐滋滋的,没想丢了一个西瓜,不,是一车皮的西瓜。怎么老是我啊?够倒霉了吧。
这两天,工作之余单位的同志在电脑前面偷着笑,笑啥?股市连着几个涨停板,全线飘红,打开兜装钱啊!我问了一下行情,哎哟,沪市才两千多点,这挣不了钱的。原来股民们乐的不是挣钱,而是被捆绑了半年后终于开始向解套迈步了。
在去年股市鹰歌燕舞的大好形势下,很多人加入炒股队伍,年轻人把积攒的买房讨老婆的钱拿去炒股,没钱的向银行贷款,一些退休老人把一辈子储蓄的老本、养老金甚至棺材钱都投到股市去,有了这些股民大军的加入,股市一度飞奔,沪市冲到了六千点,人人都挣了钱。不是有一首歌唱到“死了都不卖”么?就是因为这首歌,很多在股市里拣到金子的人没有将获利的股票卖出,将金子装到自己的口袋,结果年后大盘下挫,那金子就被退潮的海水带走了。大多股民输掉了本钱,空欢喜一场。
我很胆小,没有到股市里去拣金子,错过了发财机会;我很幸运,没有到股市里去拣金子,逃过了套牢厄运,股市的涨落和我没有关系。可是没想到我在这投机活动里输了一把。怎么回事呢?
去年,在全民皆股的形势下,亲友叫我也做一些投资,买些基金什么的,保证能挣钱。我知道自己精力、经济都有限,没有动手。正好一家银行在宣传推广一种理财产品,说这个产品的效益很好,能保本赢利,比利息高,五万起价,投资期一年。我想了一下,银行应该是可信的,万一不挣钱能保住本也成。于是我投了五万元后就坐等分利了。
这个月底是理财产品到期的时节。昨天,银行的小姐给我打电话,语言温柔,口气支吾,聊了半天才让我明白,说是我的投资产品因为股市的不景气而失败,很不好意思,但也没办法,大家都输了,银行也逃脱不了。输了多少?25%左右。也就是说,我的五万元现在只剩下三万多了。
小姐和我商量,是退出还是继续投资?
能继续么?丢了一万多,一万多啊!我儿子的高级笔记本电脑没了,儿子未来老婆的钻戒没了,儿子娶媳妇用的全套家电没了。转而一想:投资就是投机,有赢有输。赢的起也要输的起,这是投资者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投资心态。我对小姐笑着说“输了就输了,我退出不干了就是。”小姐一口一个好心态好素质地夸我。夸也没用,我心里下定决心了,不会让银行为我理财了。这年头,银行也靠不住啊!
这下可好,输了一车皮的西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闲言碎语
    一本地朋友看了我的博客里写的诈骗短信,说她姐夫当天也收到同样的短信,顿时紧张,大脑麻目,慌了手脚,连忙打了短信提供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说自己是派出所的,并说存折被坏人刷了卡,里面的钱还会被坏人取走,要她姐夫把存折剩下的钱转到派出所的帐号上来,以保安全。她姐夫因前一天刚在银行存了一大笔钱准备炒股票,这个短信让他丢魂落魄,庆幸的是,慌忙之后还保留了最后一点理智,在连续几次接到“派出所”帮忙电话后,姐夫打了电话让小姨子过来给出个主意。小姨子来了后一听情况就说是诈骗,不要上当。正说着,“派出所”又打来电话催促,小姨子接过电话严厉询问,电话那头连忙搁了电话,诈骗未果。
    我听后又好气,又好笑。可能就是因为有人因特殊情况而受骗上当,诈骗者得到钱财,这样的诈骗方法才会不断地出现。其实,如果我们接到此类短信后不要紧张,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刚存到银行的钱怎么会被人刷卡消费?银行里存的钱都不保险,那么转到派出所保管就保险么?银联中心发短信让你咨询的电话怎么会七转八转,转到派出所?按逻辑一推理,就清楚了是诈骗,更何况我们手机三天两头接到此类短信。连我儿子都提醒我:妈妈,如果有人打电话说我被绑架或什么的,要你往银行打钱,一定不要紧张,不要相信。
    前两天看电视,说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年轻的女朋友从乡下到城里做生意,仅4个月,两三千元的本钱就挣了一套房子。后来买车买楼,钱财无数。那姑娘过着豪华富足的生活,为找到这个聪明会做生意的男人而感到十分满意和幸福。一日,警察来了,把他的男人带到家里,要他打开家里的保险箱,里面有一百多万的现金,一沓一沓,铺了一地。这时她才知道男人做的是买卖冰毒的生意。那男人对警察说,这个女人不知道他在贩毒,和她不相干。那女人确实不知道男人在做犯罪的生意。
    男人事发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完了,完了,这回死定了。”
    女人在知道男人要进监狱时,说了一句话:“我会等他出来,我永远爱他。”我听后惊讶不已。这女人连贩毒是要杀头的都不知道,可见法律知识的贫乏。另外,明知男人犯罪,却说爱他永远,是什么原因让她爱憎不分明?我细想了一下得出这个结论:男人挣钱是为了和她过好日子,为她买车买房,让她享受了荣华富贵,是爱她的表现;不让她知道他在做犯罪的生意,是不让她为他担惊受怕,有朝一日案发为他背罪名,也是爱她的表现。那女人恩将恩报,决意等他,爱他一辈子。
    我突然丧失了立场,感叹:那男人没有白爱一场,有这样一个不懂法但懂情的女人,死了都瞑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关于粥的记忆(1)
    七十年代初期,文革的狂热和急噪渐渐逝去,学校开始进入正规的学习,机关部门和企业也开始正常运转和生产,父亲结束了下放的日子被恢复工作。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们全家调往三明市落户,父母亲换岗就业,我们四个孩子转学,新的生活开始了。
    那时我们住在地委党校的平房里。党校地处较偏的位置,工作人员不多,家属们都住平房。一排平房,一排厨房,住五六户人家,中间隔着一个天井。天井里有一个水龙头,供住户合用。一家厨房煮肉,一排的房子冒香,谁家也吃不了独食。
    党校的主要任务是给党员提供政治学习、培训教育。如果不办班,教员和干部就没有太多的事做,于是军代表就给工作人员找了个一举两得的活儿干:把大院内的草皮操场和空地都开做菜地,种农作物,主要是种花生和地瓜。这样,教员和干部没有事的时候就锄草、浇水、施肥,收成的时候每人可以分得一份农产品。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各家各户的口粮都计划着用,市长家都没有余粮啊,有一篮子的花生或一麻袋的地瓜提进家门,大人和孩子高兴的程度不亚于过年过节。
    每到农作物收获的那天,校园里居住的家属子弟尤其激动,拿着锄头畚箕跟在劳动队伍的后面,前脚干部们刚把农作物收完,后脚家属子弟立即在挖过的菜地里重新翻一遍,把那些漏网的、良莠不齐的花生或地瓜拣起来放进篮子里。孩子们为了能得到多一点下脚料,你争我夺,吵架骂嘴,影响不好,还把一洼洼整齐的菜地挖得东一个坑西一个洞的,给下一轮的整地播种添了麻烦。后来军代表又出了一个主意,收成的那天让孩子们参与劳动,农作物一律归公,不许事后翻土,集体劳动之后所有参加劳动的孩子到食堂吃一顿免费劳动餐。
    现在想起劳动餐来有点心酸,吃的啥?白粥。在当时,对我们这些永远吃不够的半大孩子来说,食堂的免费不限量的大米白粥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用锯木糠烧出来的大锅白米粥又稠又烂,香得不得了。一盘盐水花生米,一盘酱萝卜端上桌,孩子们欢呼雀跃,个个争先,大碗大碗的白粥稀里呼噜倒进口里,撑了个肚子圆鼓鼓的。因为只能吃不能带,我的胃口小,平日里只喝一碗粥,每到这时,我硬撑下两碗,一来那白米粥比家里的好吃,二来不花钱,不吃白不吃。
    为什么那食堂的粥好喝呢?因为我们在粮店买的米都是为了备战备荒而储存了三年以上的陈粮,熬粥时,米是米,水是水,口感差,没有一点粮食的香味。食堂的米储存年限少一些,厨师在熬粥时放了一点食用碱,这样,白粥喝起来就香多了。
    后来,我在家里烧饭的时候也学着用一点食用碱熬粥,米可以烧烂了,但维生素被破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关于粥的记忆(2)
    那是1974年的7月7日,我高中毕业,根据当时的政策我即不是独生子女又没有得急、慢性疾病,得去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市“知青办”为了让我们能够及时参加农时的“双抢”(抢收抢种),让我们先下乡,双抢结束再补给我们一个月的暑假,于是我们在这一天在背着背包,在欢送的鞭炮声中,站在插着红旗的解放牌大卡车的车厢里来到了荆东大队。
    落户的第二天,我们就戴着大队赠送的草帽,拿着分配给的镰刀下田割早稻去了。
    为时一个月的“双抢”劳动是很艰苦的。我们这些学生娃刚走出校门就要经受这么艰苦的体力劳动,头顶烈日,脚踩水田,弯着腰板,双手割稻,热得汗流浃背,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苦不堪言。现在想来,当年在太阳底下一晒一整天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都不知道。
    因为是“双抢”时节,大队的食堂开伙,主要是给参加劳动的社员提供开水和劳动餐。我们知青就在食堂的大灶蒸饭吃,菜自己解决。我们这个大队位于市郊,生产条件不错,社员的福利也较好,“双抢”期间,每天上午十点钟和下午四点钟由大队食堂供给两餐白米粥作为劳动餐。每个生产队派一个劳力到时间就去食堂挑饭。那食堂的铁锅好大,一锅锅烧好的白粥装在一只只杉木桶里,由各个生产队的挑饭社员分别挑到田里给社员们吃。吃劳动餐时间也就是休息时间,我们每天下田劳动的时候都盼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可以休息,还有白米粥喝。
    说起当时的白米粥,我的嘴里又开始找寻那个久违的香味。大队食堂煮粥用的是前一年的库存大米,一般为晚稻,这就是新米了。那用山上的泉水和烧木柴的大铁锅煮出来的新米粥,米汤浓厚,米粒糯烂,又白又香,闻一下都流口水啊!吃惯了陈米的我们城市居民从来也没见过新米,不知道新米是什么滋味,这一下我们才明白原来社员吃的米比我们的好,他们每天都是吃这么好的粮食,他们太幸福了。当下就有知青表示,为了这白米粥,一辈子扎根农村也不冤枉,不后悔。
     远远地看见挑饭社员挑着一挑白粥向稻田里走来,我们知青就兴奋起来,“休息了!吃稀饭了!”生产队长一招呼,大家便到田边小渠去洗手,拿出带来的碗筷,围在木桶边上盛饭。队长拿着大勺把桶面上粥皮撇去,因为木桶没有盖,一路挑来上面浮着灰土和草毛。有知青就说,那一层是粥油啊,营养最好,丢了可惜了。队长将大勺望桶底一伸,使劲一搅,沉在下面的白米就浮了上来。社员们拿碗盛了,蹲在地上,稀哩呼噜喝着粥,就着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吃得好香。我们知青没有菜带,那粥多香啊,我们狼吞虎咽地喝着,不要菜一样吃着香。有大方的社员请我们吃菜,自家腌的萝卜、长豆、芥菜、白菜,别样风味,给白粥添香,知青们不由感叹,为了这白粥就咸菜,宁可当农民,不做城市人。
    可惜的是,这样香甜无比的白粥只能在一年一趟的“双抢”期间才享受得到,“双抢”结束,大灶熄火,食堂关门。我常常在路过食堂的时候探头看看那口大铁锅,白粥的香味在嘴里回甘,期待着来年的“双抢”。
    插队落户的四年里,我每年都给家里带去新米,让家人熬粥喝,但家里的白粥怎么熬也熬不出乡下的那味道。也在农村插队的哥哥和妹妹也带回当地的改良大豆、地瓜、鲜笋等农产品。住在平房的邻居看见我们兄妹从农村回来,都要过来看一看我们带回了什么。我们家的厨房经常飘出独有的香味,我外婆时而也会将烧好的大豆或春笋送一碗给邻居品尝,抓一个地瓜给闻香而来的孩子。每每有邻居羡慕地对我母亲说:这改良大豆这么大粒,我们从来没见过。孩子们真孝顺,带了这么多东西回家。你家的生活太好了。听到这话,我母亲回答“让你家的孩子也去插队下乡啊,你不也就有的吃了?”心里充满着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关于粥的记忆(3)
1978年3月,我结束了四年的知青生活,登上火车,去重庆上大学。
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和福建一样,重庆的居民人均每月口粮28斤,大学生34斤。我从每月50斤的稻谷转向34斤口粮,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家里吃不到我进贡的新米了。这34斤口粮里有一半是面粉,重庆人叫“灰面”,是当粗粮供应的,所以我们来自南方的学生必须每天吃面。面粉是粗粮,这和福建人的粮食观念不同了,面粉在福建算细粮,不按计划供应,拿着粮本就可以随便买。因为面粉比大米不奈饥饿,用量多,两斤米做成的米饭可让家里七口人吃个大概饱,两斤面粉擀成面条全家人就吃不饱了,所以普通家庭不舍得把限量的口粮用来买面粉。
到了重庆发现这里的人多得象蚂蚁,尤其是无业游民不少,街头老百姓的就业行当在福建从来没有见过,比如,擦皮鞋、擦自行车、包皮蛋、收破烂、挑夫等等,街头经常看见穿得破破烂烂的打工者。我是从乡下来到大城市的,而这个大城市的民众生活确不如我在乡下的那些农民富裕,于是非常感谢社会主义国家给我们大学生供给这么多的口粮,能吃饱就很幸福。
我们大学生供应的粮食、食油、肉蛋等副食品都由学校同意安排,学校后勤组按月给我们发饭票,菜票自己买。
说是34斤粮食,人均每天有一斤多,可是还有很多男生不够吃。早上二两稀饭二两馒头,中午四两米饭,晚上五两面条,这就超标了。我因为有胃病,吃得不多,有时就将多余的饭票送给男生。
大一时,国家经济还不太景气,学校食堂条件很差,只有售饭窗口,没有餐厅,男生打了饭菜就蹲在地上三口两口完成任务,女生端了碗筷或到宿舍,或到教室小口小口品尝;食堂伙食也办得不好,那个温饱受限的年代,克扣学生口粮的事或许是有的。食堂早上白米粥馒头,中午米饭面条,晚上面条米饭,一星期三次咸肉炒莴苣杆,顿顿辣椒拌莴笋叶,吃得大家眼睛都绿了。早上那粥稀得照得见影子,大师傅打粥时还看人打,瞧见顺眼的,拿大瓢往粥盆底下一捞,你碗粥里就能看见不少米粒;若不顺眼,那瓢浮在面上掏一瓢,那碗里就稀拉拉的米汤,男生怎能吃饱?于是本地调皮的男生就用重庆话戏诩“郎个搞的哟,大师傅煮稀饭锅里忘了放米呀?”
为了能吃饱肚子,同学中有人就动起了脑筋,早上吃饭时故意迟一点去食堂,好让粥盆的米汤被打完了,剩下稠的,打到盆里,买一顶两;能吃下半斤米饭的,就先打三两,吃完后再打二两,不怕麻烦,这样可以多打一些米饭。后来这个秘诀被大师傅知道了,遇到男生打二两米饭的就扯着嗓子喊:“搞啥子搞?装嫩啊!”
80年以后,国家改革开放,人民搞活经济,我们口粮虽然没有变,但副食品供应丰富了。食堂开始有新鲜肉和鱼了,米饭不用大锅煮了,而是用四方形的吕合金屉子蒸,出锅后用一器具把米饭压出格子,四两一格,标准计量,稀饭锅里也多下了米,煮得稠了,想喝稀的就让大师傅掏上面的:想喝稠的,和大师傅笑一笑,让他的瓢子往下伸一点,这个要求一般能达到。
工作以后,我在家里吃饭,不再有吃大锅粥的机会了。偶尔会想起身上背着书包,手里端一盆白粥,白粥上面漂着两根四川泡杆豆,手指夹一个馒头,颤悠悠地向女生宿舍走去的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手机的乐与烦
手机,本是一个通讯工具,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生活的需要,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光能接听电话、发短信,还能看时间、听音乐、玩游戏、拍照片、录音录象、上网聊天收邮件、在线看电影等等。有了这样一个手机,生活方便不说,也添了很多乐趣。时间一长,手机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天天带在身边,少了它不行,晚上睡觉还得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上,不放就睡不着。
自从儿子为我买了个诺基亚,教会我怎么听音乐,拍照片,怎么从电脑上下载音乐以后,这个手机就让我折腾个够的。
早晨起床,带上手机出门到河边遛弯,一边散步一边听音乐,没人之处高兴了还放开喉咙喊几嗓;遇到节奏明快的乐曲,我还趁兴来一脚“踢死狗”,自娱自乐,很是开心。回家了,还没有过足戏嬴的话,就把音箱的导线插进手机里,边吃饭边听孙毓敏唱红娘,让老妈也跟着饱个耳福。上班路上,看见两部摩托撞在一起,两人没有受伤在一旁吵架,连忙掏出手机拍下“现场”,需要我做证人时,哈哈,有照为证。下班路上碰见多年不见的朋友,来,照个相留念,掏出手机,一伸手,来个自拍。晚上去书店看书,看见有用的资料,书店不让读者用笔抄书,只让复印,复印得花钱,于是用手机抄下。瞧,手机能干好多活儿呢,它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乐。
自然界的东西都有矛盾的一面,手机有乐也有烦。比如,骚扰和诈骗短信不少,有的内容让你看了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什么六合彩、孩子被绑架、刷卡欠费等等。一天,一个老太拨我电话,告诉她拨错了,我不是她媳妇,可她还是死命拨,拨了三遍把我拨烦了,只好耐心地问明她要拨的号码,告诉她,我是950,不是930。老人家把5和3 看错了,就这么一遍遍“考验”我的耐心。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在夜半三更的时候,你正睡得香甜,枕头边的手机响一声,三秒钟后就停了。我知道这都是那些夜猫子混蛋干的事,让你回拨,然后通过什么狗屁软件,从你回拨中侵吞你的电话费。我是不会上当的,但,这半夜来电惊扰了我的好梦,还打搅家人睡觉,缺德不缺德?
今天凌晨3点,就被这样的猫头鹰闹醒,很生气,想回拨电话骂他一通,想了很多恶毒的词汇,又怕回拨被侵吞了费用,于是只能自己生气了。对付这样的“夜半短命铃声”,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有一种享受叫听戏


在老年大学的越剧班里学习越剧,有老师教唱,乐队伴奏,大家学习兴致高昂,其趣融融,虽然学员们大多都是新手,和我一样,从零开始,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越剧的美,而学戏的过程是一种快乐和惬意的享受。
《追鱼》的唱段已经学习完毕,现在学的是《桃花扇》的唱段“追思”。该故事情节如下: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资料来自网络)
我从网上下载了尹桂芳的演唱,母亲听后和我说起该越剧名人的故事来:尹桂芳是福建芳花越剧团的团长,著名女小生,文革受迫害被打成残疾,至今卧床不起。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当红越剧小生赵志刚便是她的第五代弟子。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如今活跃的尹派演员有王君安、赵志刚、茅威涛等。 我听后很感兴趣,上网查看了一些资料,对越剧的知识有了一点了解,受益不浅。
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听戏,认为戏曲节奏缓慢,拖腔悠长,慢吞吞,轻悠悠,一句戏词可以唱上好几分钟,提不起劲儿,也听不懂。我想,一个人是否喜欢戏剧除了和年龄有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听一曲。如果你听一曲,仔细地读完戏词,了解剧中故事和人物的关系、场景等,你就会产生想再听下去的念头。京剧里的京胡,越剧里的琵琶,音色那么优美动听,这两样乐器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板子一敲,琴声响起,演员的念白一出,你便进入状态,边听边学着哼,品味那乐器的悠扬和高亢,那唱腔的清越而婉柔;得意处,闭上眼睛,打着节拍,摇头晃脑,怎一个“妙”字了得?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打开电视,看一看戏曲。实在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唱歌的味儿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今天起在武夷山举行。本来想这个机会到武夷山看看儿子,顺便观光博览会,可是儿子说他太忙,没有空闲陪伴妈妈,让我下个月学校举办迎新晚会时再去看他的演出。我一想也对,这次茶博会是全国性的活动,中央电视台7套节目多次做了广告宣传,人多,住宿也不方便,不去了。
市里办茶博会,儿子忙什么呢?原来他们学校有迎宾任务,儿子要在茶博会的现场举办演唱会。唱的什么歌?“请茶歌”。哈哈,这可是江西民歌改编的一曲老调子,文革期间唱红了整个中国,“同志哥哎,请喝一杯茶呀!井岗山的茶叶多香甜…….”我不知道儿子是不是把唱词里的“井冈山”改成“武夷山”了。
问儿子,唱惯了通俗歌曲的嗓音能唱好民歌么?儿子回答,特意学了一阵子了,会唱。我倒很想听听儿子唱江西民歌是什么味儿。
说起唱歌的味儿,便想起京剧的流派来。程派的味儿我实在不敢恭维。它的唱法与其他流派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嗓奇特,不知道是怎么发音的,故意把声音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出来的声音沙哑,不透明,好象很使劲地憋,给人“倒仓”(嗓子坏了)的感觉。比如,张火丁唱“锁麟囊”,我听了总为她急,老包着嘴唱,憋得难受。
上一节的越剧课,课间休息时,乐队的一位老师带了一把京胡开拉起京剧的乐曲来,我兴致大发,原来这个乐队本来是演奏京剧的,因为老年大学的学员里喜欢越剧的比京剧的多,于是办了越剧班,乐队也转行为越剧伴奏了。
下课后和一老师聊起京剧,他说他是程派迷,不同意我对程派的看法,让我好好听听程派唱腔的味儿。于是,我上网下载了程派传人李世济的“锁麟囊”唱段“春秋亭外风雨暴”,细细地听,慢慢地品,跟着李先生“憋嗓子”。这一憋不要紧,憋出毛病来了,今天嗓子沙哑,说话都用的假声,唱起程派的京戏来,还有几分象呢。
这一“象”又想起了一个老笑话来。法语的优美之处在于鼻音,尤其是巴黎人发鼻音最地道。很多学生学法语发不了这个音。一天,一位学生终于发出了鼻音,老师表扬了他。他很谦虚地对老师说:今天感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活过两年
今天是11月22日。不是什么节日。网络上把11月11日戏称为“光棍节”,很形象、很有趣、很幽默。希望这些光棍能在11月22日找到心上人,将今天封为“鸳鸯节”。11象光棍,22很象一对鸳鸯吧?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健康幸福!
今天这个日子对媚娘来说意义有二,小结如下:1、今天是媚娘胃癌手术两周年的日子,媚娘在闯过手术关、化疗关后,又闯过两年内癌症复发危险阶段,经全面体检,结果正常,身体感觉良好,开始走向健康,为进入手术后第一个五年生存期打下基础。2、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病人通过技术治疗和心理健康的支持,治愈率不断提高。可以相信,癌症如同一场感冒,只要你善待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你就能在这场战争中成为胜者。
在这里我要感谢雪坛的领导千堆雪、幽兰、老爷子、猫点、雪格格等以及所有的雪友们,是你们在两年里不断地关心关注、支持鼓励、祝福问候媚娘,给了媚娘生命有力的支撑。媚娘能坚持在雪坛与朋友们交流和嬉戏,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真诚地感谢大家!
为了表示媚娘的诚心诚意,在此献上一首在老年大学越剧班里新学会的一首越剧??《追鱼》唱段“张郎你听我从实讲”。唱得好,是态度端正,勤学苦练的结果;唱得不好,是嗓音不行,先天条件不足的原因。
你们都不懂越剧吧?听不懂浙江话吧?那就好办了!
下面演唱开始,大家热烈鼓掌!
歌词如下:
张郎你听我从实讲
我是千年修行在银涛碧浪
只因慕君才华绝世心真纯
又怜我独居水府多凄凉
因此我变作牡丹女
与郎君比翼双飞结鸳鸯
自从得见张郎后
就知道他是有情有义郎
我与他潭畔手携手
我与他并肩笑鸳鸯
原来怕真情说出后
一片恩爱付汪洋
谁知今日出意料
他不因异类变心肠
我鲤鱼真是眼睛亮
草堂灯下选才郎
求娘娘发善心
救小妖免灾星
我情愿打入红尘去
与张珍生死同命
宁丢弃千年道行
宁离却蓬莱仙境
我情愿受痛苦拔下鱼鳞
换一个自由自在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5 10:42 , Processed in 0.1257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